公元79年8月24日,由于维苏威火山的大喷发,使当时是罗马帝国殖民城市的庞贝城在一夜间完全被火山灰埋没。但是,这一巨大灾难却完好地保存了罗马帝国社会的日常生活的情景,因此于1997年入选为世界文化遗产。她向我们展示了当时人们的生活场景。本文以庞贝城遗迹的珍贵照片以及所做的调查研究向读者展示那时人们的生活。
保存当时面貌的庞贝城内的小酒馆
照片是卖酒或小吃的酒馆内部。在柜台上有为贮藏物品的大缸,相当于现代的快餐店。在下层居民的家里没有很像样的烹调设备。所以他们在劳动之余来此购买酒或麦片,带回家吃。
庞贝城的居民在这种店里准备肉汤、橄榄油或葡萄酒等。但那时的葡萄酒与现在的相比差别很大。据考古学家说,那时的葡萄酒是原汁,是用水或开水勾兑之后才饮用的饮料。好像有时也加冰块饮用,但是能够用冰的应该是拥有地下贮藏库的富裕人家。
住家的墙上保留着古代艺术家的杰作
在庞贝的住宅区中有名为“因斯拉”的综合建筑物,其中还建有几个小的住宅。其中显眼的是富裕人家住宅的大小及内部装饰。
考古学家说,富裕人家全部占领“因斯拉”的中央部分,建造了巨大的门厅和庭院。而把周围部分出租给下层居民作为住宅或店铺。
富裕人家的墙上大多有湿绘壁画。画中使用各种颜色,有很多艺术性相当高的作品。古罗马艺术家不像现代艺术家那样重视名字,所以不明白画家为什么如此“忘我”。
自己家的壁画要比别人家的出色,可以认为是一种地位的象征。所以那时画技高超的职业画家一定会收到大量的绘画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