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矛就有盾,有攻就有防,兵家历来如此。自从有了导弹,就有反导弹系统,而导弹预警是反导弹系统的关键。把眼睛放在天上,自然可以“高瞻远瞩”,一览无余。从20世纪50年代末至今,美国空军一直在研制和改进它的导弹防御报警系统。
2004年2月14日,美国空军用一枚大力神-4B火箭成功发射了第22颗“国防支援计划”,即国防支援计划-22(DSP-22)导弹预警卫星。这颗卫星设计使用寿命长达10年,运行在35900千米高度的地球静止轨道上,加入到原有的“国防支援计划”卫星群中,提供敌方战略导弹和战术导弹发射的预警。今年,美国将用德尔塔-4H重型火箭发射第23颗,也是最后一颗“国防支援计划”导弹预警卫星,加入到美国导弹防御系统的阵营中。现在,美国及其盟国正热切期待着新一代卫星“天基红外系统”早日入轨。
导弹克星
20世纪50年代后期,苏联研制成功了洲际弹道导弹,而美国当时对它束手无策,为此,美国空军提出天基预警系统的方案:把红外探测器装在卫星上来探测敌方导弹火箭发动机尾焰的强烈热辐射,于是导弹预警卫星问世了。
导弹预警卫星是一种监视、发现和跟踪敌方弹道导弹而早期报警的遥感类侦察卫星。这种卫星一般在高轨道上运行,它能通过星载红外探测器较早探测到洲际弹道导弹、潜射弹道导弹甚至战区和战术弹道导弹的发射,并将有关信息迅速传递给地面中心,从而使地面防御系统能赢得尽可能长的预警时间,以组织有效的反击或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它可不受地球曲率的限制,居高临下地进行对地观测,具有覆盖范围广,监视区域大,不易受干扰,受攻击的机会少,提供的预警时间最长等优点,是目前导弹预警技术发展的重点。
这种卫星大多工作在距地球36000千米的地球静止轨道,所以若沿赤道120°间隔放置3颗导弹预警卫星,则地球低纬度地区的任何地方都可置于导弹预警卫星的监视之下。不过,采用这种轨道的卫星目前只能探测到在发射阶段(也叫主动段)飞行的弹道导弹,并对其进行粗略跟踪,所以虚警和误警问题尚未彻底解决。
在导弹预警卫星领域,目前只有美国和俄罗斯拥有,且美国似乎优于俄罗斯。一是因为美国导弹预警卫星曾在海湾战争中发挥了令人瞩目的作用,即首次在实战中闪亮登场,及时把来袭的伊拉克“飞毛腿”导弹的有关信息传输给“爱国者”防空导弹,从而使“爱国者”导弹进行了有的放矢地拦截,结果名声大震;二是美国已针对“国防支援计划”导弹预警卫星的不足正在研制新一代导弹预警卫星,并已初露端倪,前景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