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科技

世界科技
您的位置是:首页 > 文章精选 > 发现

发现

发布时间:2005-01-05
抗战期间,美丽的春城成为中国战区的大后方。上百万吨战略援助物资经过驼峰航线从印度运抵这里,然后再转运至各个抗日前线。一时间,各大名校、各路学者云集昆明,热闹非凡。而此时,在滇池之畔的两个并不引人注目的地方,享誉中外的滇式青铜器正在悄悄地崭露头角。 历史之源 公元前126年,跋山涉水出使西域的张骞终于回到了阔别已久的西汉都城长安。完成使命的外交官在向汉武帝详细地汇报此行的收获和沿途见闻时,其中有一条信息引起了汉武帝的注意。张骞说他在大夏(今阿富汗一带)的市场上竟然见到蜀布和邛竹杖在出售,据说这些东西是从身毒(今印度)贩运到大夏的。身毒在大夏的东南方,能够从身毒贩运蜀和西南夷的物产,这就说明西南夷距身毒不远并存在着秘密通道。 极具战略眼光的汉武帝立即派出了一批使者分四路出发前去探寻究竟,然而这些使者中的大部分人都被一个个隐藏在大山里的部落所阻挡,最终亦未能完成使命。幸运的是,王然于、柏始昌、吕越人等一路人马在进入滇池地区后,受到了滇王尝羌的热情接待。滇王挽留这些汉帝国的使者一住就是十几年的时间,其间还数次帮助他们寻求西通印度的道路,但是始终没能成功,不过滇王的友善好客给汉使者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他们回到朝中向汉武帝复命时便盛赞滇的广大和滇王的友善,“滇”这个名字从此深深地刻在了汉武帝脑海中,并开始出现在西汉的档案里。 公元前109年,汉王朝发兵击溃了与滇同姓但阻扰滇入朝的劳浸、靡莫两个部落,“以兵临滇”。滇王原本就有归附之心,在大军压境的情况下只能“举国降,请置吏入朝”。由于王然于等人的美言,对滇早有好感的汉武帝马上赐予其滇王王印,让他仍旧行使滇王的权力。由此,司马迁感慨地说:“滇虽然是个小地方,却是最受宠的啊!” 50年前我们所能了解的“滇”就只有这么多,这些故事均出自《史记》里百余字的记载。以后各种文献里涉及“滇”的情况,多以《史记》为据,没能提供更多的信息。2000多年来,滇国一直被神秘的面纱所掩盖,若隐若现,让史学家们莫衷一是。这只能怪司马老先生如此吝惜笔墨,让后人猜谜似的对那百余字的记录字斟句酌,最后却又云里雾里……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