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科技

世界科技
您的位置是:首页 > 文章精选 > 发现

发现

发布时间:2004-10-09
水星,最靠近太阳的行星,虽然明亮,却难得一见。即使探测器也未能拍摄到它的全貌,但由此引出诸多谜团。今年8月3日,美国宇航局派出“信使”号,吹响了进军水星的号角…… 众神之使 水星是九大行星中最靠近太阳的行星,中国古代称水星是辰星。西方人叫它墨丘利(Mercury)。墨丘利是罗马神话中专为众神传递信息的使者,天文学家用“”表示水星。水星不愧被称为“信使”,它是太阳系中运动最快的行星。其公转的平均速度为48公里/秒,公转周期约为88天。由于水星的运行轨道靠近太阳,人们平时难得一见。据传说,日心说创始人哥白尼在逝世时就非常遗憾自己平生未能得见水星一面。 由于水星距离太阳过近而且体积非常小,即使用大型天文望远镜观测起来也并不容易。 为了弥补地基望远镜观测的不足,早在1974年3月29日、9月21日和1975年3月16日,美国宇航局派出的“水手10”号(The Mariner 10)飞船曾3次高速飞掠水星,拍摄了水星图像。遗憾的是,“水手10”号未能进入水星轨道,仅以1公里的分辨率粗略地拍摄了水星表面45%的区域,约2700余幅图像。 那次短暂的会面使人类得知:水星的半径为2440公里,体积仅仅是地球的5.62%,水星质量也小的可怜,是地球的5.52%。在它的表面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环形山,昼夜温差很大,白天表面温度可达427℃以上,黑夜最低温度可降到-173℃左右。水星密度是全太阳系之冠,大气却是所有类地行星中最稀薄的,它也是除了地球之外惟一拥有全球磁场的类地行星。在两极,阳光永远照不到那里的大环形山内部,其温度能达到-212℃以下。另外,雷达照片显示出水星极地的大环形山内部存在反光度极高的物质。 遗憾的是,自那以后再也没有任何探测器能够光顾水星,“水手10”号的探测只带给我们很少的信息,甚至没有给水星拍摄一张“全身像”,但却为这颗星球埋下了一连串的未解之谜,并一直留到了今天。 由于水星是最接近太阳的行星,了解了它的形成过程和具体构造,对于分析地球的形成和演化,以及丰富对行星与太阳的相互作用的认识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长期以来,科学界一直把水星当作打开探索类地行星演化大门的钥匙。 由于要求揭开水星神秘面纱的呼声日益高涨,导致1999年7月美国宇航局(NASA)启动了新一轮的水星科学探索计划。计划内容称为“水星的表面、空间环境地质学和测距”(Mercury Surface,Space Environment,Geochemistry and Ranging),其字母缩写是英文单词 MESSENGER—中文译作“信使”。正好与罗马神话中的墨丘利一样,一语双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