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科技

世界科技
您的位置是:首页 > 文章精选 > 发现

发现

发布时间:2004-09-03
从巴黎的底层社会步入到上流的沙龙,他也由一个小偷变为了一名警察。从间谍到卧底,从私人侦探到业余发明家,弗朗科斯·维多克的曲折人生简直胜过了一部小说。 如果说维克多·雨果(Victor Hugo)是从他身上获取了灵感,从而塑造了《悲惨世界》中的主角冉·阿让(Jean Valjean)的形象,那么这尚可以理解。但如果巴尔扎克(Balzac)也在《高老头》(Pere Goriot)的故事情节中设置了一个以他为原形的人物,甚至连狄更斯(Dickens)和埃德加·艾伦·坡(Edgar Allan Poe)也都把他写入了各自的作品《大希望》(Great Hopes)和《莫尔格街凶杀案》(The Murder of Rue Morgue)中的话,我们就只能将其归结于他—弗朗科斯·维多克(Francois Vidocq)在19世纪上半叶达到顶峰的名望和个人魅力了。 把维多克称为现代犯罪调查学的鼻祖之一,这毫不过分,因为他改革了调查技术和警务程序。另外,他多方面的才能不仅仅限于拘捕、著书和追踪,还表现在一些发明和原创专利上,例如不褪色的纸张和擦不掉的墨水。 结束了自己的警察生涯以后,他创建了第一家现代私人侦探所—“商业及家庭情报全方位侦察所”,这是一个为债权人搜集有关现有及潜在客户财富状况情报的组织。 毫无疑问,维多克留下的最著名的作品是《维多克回忆录》,而这部自传的精髓则蕴涵在一句独特、简单而充满睿智的反思之中:“最显眼的地方往往是最令人意想不到的地方”。 如果说这本书在法国获得了不小的成功,那么维多克于1845年进行的巡回宣传则让它在英国的销售达到了火爆的程度。凭着不可抗拒的演戏天分,他简直像是把一座犯罪博物馆带在了自己的身边,里面积累了自己作为探员时所接触的种种案例,他对武器、刑具、撬锁工具,甚至罪犯在作案当天的穿着都了如指掌。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