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事件
2004年1月以来,在意大利墨西拿(Messina)省卡罗尼亚(Caronia)的村庄里,村民家的洗衣机、椅子、床垫、电视机和其他家用电器都不明原因地相继自燃起火。这种现象引起了当地村民的高度恐慌。自那时起,全意大利的科学家就努力想找出一个合理的科学解释,甚至连一些笑谈也不轻易放过。本刊就此采访了意大利国家研究中心(CNR)的地质物理学家焦瓦尼·格里高利(Giovanni Gregori),他提出了自己的一套理论,引发了人们的浓厚兴趣,当然在科学界也引起了不小的困惑。
专家的解释
卡罗尼亚村自燃现象向整个意大利的科学家提出了挑战。焦瓦尼·格里高利说道:“这一现象与一个关于地球磁场的具体理论不谋而合。不过要想更加清楚地说明这一点,就不能不追溯有关地球磁场研究的起源。”
1945年,美国物理学家瓦尔特·埃尔萨塞(Walter Elsasser)把磁流体发电机原理应用于解释地球磁场。他认为当液态的外地核在最初的微弱磁场中运动,像磁流体发电机一样产生电流,电流的磁场又使原来的弱磁场增强,这样外地核物质与磁场相互作用,使原来的弱磁场不断加强。由于摩擦生热的消耗,磁场增加到一定程度就稳定下来,形成了现在的地磁场。而最初的微弱磁场可能来自核内化学成分不均匀性从而产生的弱电流。也有的科学家认为,在太阳系最初形成时,月球受到地球的引力而成为它的卫星,而月球在被吸引到靠近地球的过程中,地球表面的海洋出现强烈的潮汐起伏,这种起伏所引起的巨大摩擦力,使地球温度剧增,导致地心熔化;地心的岩浆在高温及高牵引力的作用下,出现旋转式的滚动,结果产生了磁场。
格里高利接着说:“几十年来,我一直致力于地球磁场的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地球就像一个巨大的发电机,发电并释放电能。能量的供应或许来自于潮汐的运动,潮汐使地球的旋转放慢。”
作为意大利国家研究中心的科学家,他认为潮汐对地球上的两个固体部分的牵引作用并不一样,这两个固体部分分别是内核和由地幔、岩石圈和外壳组成的整体。
“能量从地核传递到地表时引发了问题。我们可以从经典物理学假设一种电流结构—将地球想象成一个刺海胆形状,能量从外核沿着刺到达最外层,为一些源自地球内部的现象提供能量,这些现象包括地热和火山,也包括大陆漂移、地震和气候变化等。”格里高利认为,在卡罗尼亚的地下可能就有这类导体。他说:“很显然,大气中存在一个电场,就在我们的头顶上,电离层带正电荷。这样在‘刺’尖和电离层之间就形成一个真正的电容器。”简言之,这就好像有看不见的闪电穿过物体一样:这样火花和火焰也可以解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