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期杂志
更多精彩图片和完整内容请阅览《科学世界》2019年第6期
点击文字或图片即可订阅全新杂志
本期内容
|
特辑 原初黑洞是暗物质吗?也许在宇宙诞生后短短1秒的时间里,形成了无数个黑洞。那些可能诞生于甚至连恒星都不存在的极早期宇宙里的黑洞称为“原初黑洞”。英国著名宇宙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博士在20世纪70年代指出了存在原初黑洞的可能性。尽管原初黑洞被认为是占宇宙物质总量一大半的未知物质—暗物质—的候选对象而备受关注,但时至今日,科学家也没有找到暗物质的蛛丝马迹。近年来,原初黑洞再次受到了广泛瞩目。下面,让我们一起了解有关原初黑洞的最前沿研究吧。 |
|
智人特辑 文明的萌芽大约1万年前,漫长的冰期终于结束了,地球开始急剧变暖。对于过着狩猎采集生活的智人来说,环境变得更加友好了。然而,随着村落人口不断增多,仅靠狩猎和采集根本无法获得足够的食物,食物越来越不够吃。于是,智人就开始自己种植可以当作食物的植物。让我们以人类开始“农耕”为切入点,来探索造就了现代文明的各种事物的起源。 |
|
特辑 永动机为何不可能?自古以来,人类就希望有一个放在那里能持续转动、可以代替人力工作的装置。这就是不消耗能源即可以一直转动的“永动机”。如果能够实现这样的装置,从中获得取之不尽的能量,想必可以轻松解决现如今的能源问题了吧。但遗憾的是,永动机是绝对不可能实现的。究竟是什么阻挡了科学家们追逐永动机的梦想呢? |
|
特辑 生死之界即使患者被急救人员宣判死亡,实际上也可能还活着……这样的事例偶有发生。那么,“死亡”究竟是什么?即使心跳和呼吸停止,全身细胞应该也不可能全部马上死亡。人在什么状态下属于死亡呢?在走向死亡的过程中,身体到底发生了什么?让我们走近生与死的边界线。 |
|
自然Nature 高山植物中的伪装者在残酷的自然界里,保持低调永远是头等重要的生存法则。森林中,晃动的树枝上栖息着枝条般的竹节虫,叶片的中心趴着形似鸟粪的蜘蛛,林间地面上卧着色如枯叶的蟾蜍—许多生物都遵循着低调法则,令本应热闹繁杂的环境看上去寂静空无。类似的例子还能列举出许多,但仔细一想,主角们似乎都是动物。植物,作为整个生态系统的基础,是否也懂得保持低调的生存之道呢?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许多植物和动物一样,也会通过伪装来躲避天敌。 |
|
访谈 去太空建电站2018年12月,我国首个空间太阳能电站实验基地在重庆启动建设。为什么要在太空中建设发电站?发的电如何传输到地球上?空间电站将如何建造?本刊专访了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钱学森空间技术实验室空间能源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王立研究员,请他畅谈人类的这个宏大设想。 |
|
探索Discovery 首次直击黑洞由全世界13个机构参与的“事件视界望远镜”项目,对存在于椭圆星系M87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进行了史上首次成功的直接拍摄。这验证了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正确性,使人类对宇宙基本原理的认识前进了一大步。这一成果于2019年4月10日发表于《天体物理学杂志快报》(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的特刊中。 |
|
探索Discovery 肉为何如此美味
我们患感冒到医院就诊时,医生有时会开具抗生素。但是,抗生素是杀死细菌的药,对病毒不起作用。感冒基本上都是由病毒引起的,所以抗生素根本治不了感冒。不仅如此,如果滥用抗生素,就会使抗生素杀不死的“耐药菌”越来越多。耐药菌的蔓延会使治疗难以生效,甚至威胁生命,这已经成为世界性的问题。 |
|
探索Discovery 开发有机化学催化剂在将药物、农药及化妆用品等向产品转化的过程中,更廉价、高效地合成出所需化合物显得尤为重要。即使是具有优越性能的化合物,如果在合成它们的时候需要消耗太多的时间、能量或资金,产品的商业化就会变得遥遥无期。如果可以利用催化剂促进化学反应,就能解决这个问题。日本中部大学的山本尚教授开创了能使碳与碳自由结合的设计型“路易斯酸催化剂”等领域,并走在有机化学催化剂开发的前沿。2016年,他荣获了美国化学会的罗杰·亚当斯化学奖,荣获诺贝尔奖的呼声也很高。 |
|
技术Technology 超材料:超越自然的极限让光的折射率为负数的介质、像纸一样轻薄的透镜、能让光绕过去的隐身术……这些看似只存在于科幻作品中的概念,却已经真真切切地被科学家创造出来。而让这些奇异功能成为现实的,是一类颇受关注的新材料—超材料。 |
|
生活Life 杂草除不尽杂草为什么会到处乱长?为什么遭到践踏仍能存活? |
|
宇宙奇观 追寻红色星球的过往截止到2018年3月,一直在火星的盖尔撞击坑中探索的好奇号火星车已经工作了超过2000个火星日。同年6月,在火星因为15年来最接近地球的时期(即“火星大冲”)而备受关注的同时,好奇号在火星的沉积岩中发现有机物的消息也轰动一时。本文将介绍好奇号近期拍摄的一些照片。让我们继续领略这辆探索不止、活跃至今的火星车的风采吧。 |
|
科史钩沉History 《几何原本 》与中国在结束对欧几里得与《几何原本》的介绍前,让我们插叙一下《几何原本》与中国的渊源。这种渊源是这部伟大著作对数学史乃至文明史的深远影响的一部分。 |
专栏 In Every Issue
|
科学触角Science Sensor最新宇宙全景图 |
|
视点Viewpoint能靠不吃主食减肥吗? |
|
望星空STAR WATCHING半人马座A |
|
Q&A混着喝酒更容易宿醉吗? |
更多精彩图片和完整内容请阅览《科学世界》2019年第6期
点击文字或图片即可订阅全新杂志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