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期杂志
本期内容
宇宙第一缕光
宇宙背景辐射是宇宙在诞生之初发出的、历经138亿年漫长旅程才抵达现在地球的无线电。科学家相信,通过分析宇宙背景辐射,不仅能够了解宇宙的成分和年龄等,甚至可以解开宇宙诞生之谜。如今,科学家正在致力于研究宇宙背景辐射,旨在弄清楚孕育了无数星体、地球以及我们人类的宇宙是如何起源的。本期,让我们一起去探索蕴藏着宇宙信息的太古之光吧。
地震后的海底世界
2011年3月11日,东日本大地震引发海啸,日本东北地区的海底景象被瞬间改变。在地震发生后的6年里,作者通过海底摄影技术,用镜头捕捉到了那些顽强不息的海底生命,它们将沉入海底的瓦砾变成新居,开始了新的生活。
低温天体织就迷人宇宙
美国航天局(NASA)的斯皮策空间望远镜从2003年发射升空至今,已经进行了14年的观测。它在红外线波段捕捉到了刚刚诞生的低温恒星、隐藏在大量宇宙尘埃中的天体、遥远的星系等千姿百态的宇宙景象。
开发氢能源
如果能将氢作为能源使用,人们就不用过度依赖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与化石燃料相比,它们更节约能源,也有助于减少造成全球变暖的二氧化碳的排放。用氢发电的时候,起核心作用的是名为燃料电池的装置,它还能够作为家用电源。燃料电池究竟是怎样的一种装置呢?
减数分裂:产生精子和卵子
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细胞自身在一分为二的同时,还要将遗传信息(DNA)准确地分配给两个细胞。但在形成精子或卵子时所进行的特殊细胞分裂——减数分裂中,DNA的分配方式和平常不同。这些分配过程是如何进行的?本篇将介绍细胞在分裂时如何正确、巧妙地进行遗传信息的分配。
朱诺号木星新发现
朱诺号木星探测器是美国航天局继新视野号之后的第二个新疆界计划探测项目。2016年7月,朱诺号进入木星轨道,每53天环绕木星一圈。在环绕木星的第一年,对于这颗太阳系最大的行星,朱诺号有哪些重要的新发现?
为什么能感到饱与饿?
"饿得难受"和"吃饱犯困"大概是谁都有过的体验。空腹或饱腹时,我们的身体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不同种类的食物耐饥饿程度为何不一样?中午或傍晚时,肚子咕咕直叫,饥饿难忍,必须吃点东西才能获得饱腹感。可我们究竟是怎样感觉到饱和饿的呢?
专栏 In Every Issue
|
|
|
|
微聊 |
读书 |
附件: